欢迎光临红杰尔网!深圳红杰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[设为首页] [加入收藏]
  红杰尔电商标志 红杰尔电商咨询
深圳红杰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

服务联系微信:hongjier001

提供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化解决方案!

专业提供电子商务咨询、抖音电商咨询直播咨询和网站优化等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电商资讯 > 直播资讯 >

文学拥抱直播,无爆款不“破圈”

时间:2024-03-11 08:48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
《收获》《人民文学》等纯文学杂志“牵手”电商,并取得了不俗的销售成绩。文学期刊试水直播间寻求新的突破,尝试新的传播方式,说明在发行量和影响力受到冲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,文学仍然存在着“破局”的可能。业内人士认为,只有深入挖掘、立体呈现优秀作品的多维魅力
原标题:《人民文学》《收获》一晚销售一两千万元(引题)
文学拥抱直播,无爆款不“破圈”(主题)
齐鲁晚报记者 张向阳
《收获》《人民文学》等纯文学杂志“牵手”电商,并取得了不俗的销售成绩。文学期刊试水直播间寻求新的突破,尝试新的传播方式,说明在发行量和影响力受到冲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,文学仍然存在着“破局”的可能。业内人士认为,只有深入挖掘、立体呈现优秀作品的多维魅力,才能让文学触及更广大的世界。
直播间创造销量“新高峰”
不久前,著名作家余华、苏童与《收获》杂志主编程永新三位老友聚首董宇辉的“与辉同行”直播间。他们谈笑风生,相谈甚欢。“文坛段子手”余华和苏童幽默的对白成为全场焦点。网友纷纷留言:看余华和苏童斗嘴,给我笑麻了……这场直播共销售《收获》2024年全年双月刊7.32万套和长篇小说季刊1.5万套,合计销售实洋1468万元。
《收获》是新中国第一本大型文学双月刊,于1957年由巴金和靳以先生创办。这本老牌文学刊物在龙年的春天与直播拥抱。实际上,《收获》并不是第一份“吃螃蟹”的文学刊物。一个多月前,《人民文学》杂志首开先河,梁晓声、蔡崇达走进董宇辉直播间的文学刊物首秀产生亮眼的成绩。这场直播活动累计观看人数895万,最高同时在线70多万人,获得上亿次点赞。《人民文学》2024年全年订阅在4个小时内卖出了8.26万套、99.2万册,成交金额1785万,销售码洋1983万。
《人民文学》《收获》等纯文学杂志之所以先后“牵手”电商,并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,是依托海量活跃的用户量和平台技术,各类专业期刊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受众。《人民文学》主编施战军表示,此次直播的成绩反映出文学的读者“还在”,但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找到他们,优秀文学作品也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被读者们看到。
自从董宇辉凭借“知识带货”火爆出圈以来,越来越多图书与读者在直播间这座“报刊亭”里相遇。文学杂志、书籍还在电商直播间创造销量“新高峰”,像迟子建的小说《额尔古纳河右岸》在董宇辉推荐之前,累计印量是60万册,今年达到500万册销量,实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。靠传统征订几乎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”,在全新赛道只用了几个小时便超额完成,一组组惊人的数字令业界倍感振奋。
数据显示,2023年,某电商平台全年售出图书超4亿单,平均每天有超200万本图书通过平台到读者身边。过去一年,电商平台上杂志期刊类刊物累计销量较上一年同比提升203%,其中,文摘和文学、综合等期刊最受欢迎。这样的成绩来自于短视频、直播势头不减的“种草效应”,以及多场域协同互通的“全域兴趣电商”生态。
过去一年,超过10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入驻某电商平台,在平台推荐图书。余华、周国平、倪萍、杨澜等60多位名家先后走进电商直播间,与网友畅聊创作心得和人生感悟,在一大批年轻读者心中播撒下了文学的种子。
文学期刊试水直播间寻求新的突破,尝试新的传播方式,说明在发行量和影响力受到冲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,文学仍然存在着“破局”的可能。《诗刊》社主编李少君透露,《诗刊》社也将走进董宇辉直播间。《十月》杂志执行主编季亚娅认为,文学期刊走进直播间,找到这个时代的读者和纯文学之间新的通道,会带来整个行业生态的变化。这甚至可以是行业的一个转折点,接下来很多期刊或许都会从关注经济收益转换到关注影响力,都会从传统发行渠道转向网络销售渠道。她表示,《十月》也有进直播间的策划,“我们走进直播间,并不是意味一定要走进董宇辉的直播间。”
“爆款”才能打破信息茧房
当传播媒介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,文学该如何抵达更多的读者?
近年来,新媒介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。作家、学者走进直播间卖书已不新鲜,文学消费生态格局正在重塑。新媒介为文学传播敞开新窗口,更具网感的姿态、富有感染力的讲述,吸引更多人感受文学世界的温度与深度。
这种变革也深刻地触及了文学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内核。新媒体业态与文学的结合,不仅为文学作品的创作、传播和接受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方式,还催生了文学表达和形态的创新。多样化的新媒体业态,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和多样性。
事实上,文学永远不缺读者,缺少的是发现读者的眼光和吸引读者的创新手段。网络直播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契机,用于展示文学满足公众期待的能力、实现满足公众期待的效果,同时也倒逼推动文学自身内部的更新进化。
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刘大先认为,在流量为王的时代,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。只有当文学出现“爆款”,才有可能打破信息茧房,从真正意义上产生公众层面的广泛影响。他认为,一个作家需要意识到两点:一是作品从主题到形式,需要因应时代精神与审美风习的转变而做出调整,这决定了美学层面上的革新;二是读者反作用于作家作品,媒介语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一部作品的流传范围和受众群体,这决定了传播形态上的泛文艺化。作家要与读者“双向奔赴”,就需要走出个人主义,探索更加亲近读者的形式与内容,适应新型媒介进行技术手法上的创新。同时也要从“纯文学”走向一种“泛文学”的尝试,以多种方式进行推广,从而开拓文学发展的空间。
无论科技怎样发展,文学依然是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“文学没有消失,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。”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中,文学没有缺席、依然在场,仍保有充沛的生机活力,拥有众多的粉丝。《收获》杂志主编程永新表示,不管什么风来了,审美标准不能降低,坚守的同时,包容开放,风格多样。
新媒体业态与文学的结合,既是挑战也是机遇。积极融入现代传播格局,主动求新求变,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就一定能找到并抵达更多的阅读人群,直指人心,浸润心灵。
“把书买走”到“把书打开”
热络的直播间里,让人们领略到文学拂面而来的暖风。然而,购买严肃文学期刊可能是一种文学理想,也可能是一次情怀下的冲动。“激情下单”后会切实增加“文学人口”吗?
“激情下单”对“文学人口”产生了复杂的影响。它既为文学市场带来了活力,也对文学作品的长期价值和消费者的阅读质量提出了挑战。评论家李壮认为,在直播结束之后,更重要的课题,是如何让下单的读者从“把书买走”进阶到“把书打开”。“直播间热潮即便未必算冲动消费、粉丝经济,但‘情怀党’、仪式性消费恐怕也占据一定比例。读者购买(传播学问题)战果已很出色,下一步重点是读者阅读(接受美学问题):应该让读者真正可持续地打开刊物、阅读刊物、与刊物本体实现对话。”
文学艺术的表达行为,从来都不是一种以自我内循环方式成立的存在,在新媒体业态中,文学的本质——传达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能力——并未改变,但表达的形式和途径却在不断地创新和演变。未来的文学,将是一个多元共生、跨界融合的生态,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嬗变,正是这一生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见证。
《当代》主编徐晨亮表示,无论是直播销售、综艺节目,还是新媒体口碑传播,都不仅仅只是文化消费场景和图书营销方式的翻新,更重要的是,突破传播样态与审美趣味固化形成的“圈层”,激活优秀文学作品自身具有的艺术感染力和潜在能量。在大众文化生活日趋多样的环境下,文学需要对自身资源进行媒介转化和传播赋能。只有深入挖掘、立体呈现优秀作品的多维魅力,才能让文学触及更广大的世界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一大批茅盾文学奖原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掀起热潮,《人世间》《繁花》等电视剧引发全民追剧,严肃文学作品频繁“出圈”说明,只要是优质作品,没有人能够拒绝。事实证明,新媒介+文学具有广阔前景,只要不断创新表现手法,为文学作品破圈传播、跨界生长提供良好空间,让讲述文学的声音“多维化”“立体化”,就一定能进一步激活当代文学蕴含的巨大能量。
来源:齐鲁晚报
 
(责任编辑:admin)
织梦二维码生成器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
红杰尔网于2018.6.升级,该网站版权归深圳红杰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。